(通訊員 胡可妍 謝桂琳)近日,湖南文理學院沅畔幀光·鼎城文旅青探團來到常德沅江風光帶,開展塑料垃圾清理專項行動。本次活動以“守護母親河,青春在行動”為主題,通過親身實踐,為保護環境貢獻青春力量。
一、啟動儀式
沅畔幀光·鼎城文旅青探團隊員們到達指定地點集合,活動負責人對成員進行安全培訓,強調保護沅江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然后負責人進行成員分組、分配活動任務并分發工具。一名隊員配備急救包和足量飲用水,在活動結束后將工具統一回收并消毒,負責活動后勤工作,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一名隊員擔任安全員進行巡視,防止其他成員意外落水,保證成員的安全。
二、科學凈灘:行動中的生態覺醒
在沅江風光帶沿岸,隊員們手持統一配發的夾子、手套和可降解垃圾袋,沿著河灘展開地毯式清理。他們彎腰俯身,將散落在灘涂上的塑料瓶、包裝袋等垃圾一一拾起。隨著垃圾袋漸漸裝滿,隊員們的目光也越發堅定——環保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化作了手中沉甸甸的責任,在每一次彎腰拾撿中變得真實而具體。
三、垃圾分類:垃圾中的生態課堂岸邊,農學專業的學生手持塑料瓶和紙盒,現場講解垃圾分類標準及塑料污染對水生態的危害。隊員們專注聆聽,眼神中閃爍著領悟的光芒——理論的種子正在實踐中生根。隨后,他們將收集的垃圾帶到集中點進行二次分類,方才學到的知識立即轉化為行動,課本上的概念在指尖變得真實可觸。
四、創新實踐:創意里的生態智慧草地上,隊員們將收集的瓶蓋、塑料瓶等垃圾,現場改造成環保警示裝置。廢棄物品在他們的巧手下重獲新生,閃耀著別樣光彩。這一刻,他們不僅清理了環境,更被喚醒了他們對垃圾價值的重新思考——環保的真諦,在于發現廢棄物中蘊藏的新生可能。
五、活動收尾及后續安排
成員們將拾取的垃圾進行二次分類后,由負責后勤的成員將工具回收帶回并消毒。在活動結束后,負責人將數據和照片整理成報告,提交給當地環保部門。通過這次實踐所得的經驗,給環保部門提供合理的建議。在后續安排中,負責人創建“沅江護灘”志愿者微信群,團隊各成員通過發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方式對活動進行宣傳并招募志愿者。負責人在群中定期組織清理活動,讓保護環境的觀念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深深刻在每一位志愿者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