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網 煙臺 7月16日電(通訊員 殷俊揚 王一帆)2025年7月10日至15日,煙臺大學法學院“法盾防詐”社會實踐隊攜手煙臺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開展AI詐騙防范路徑探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AI技術在惠及人類的同時,也給反詐防詐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了解AI詐騙的特點,從真實案例中提取反詐經驗,實踐隊通過線上調研和線下實習結合的方式,為AI詐騙防范路徑的研究提供可靠數據,奠定堅實基礎。
深入調研,了解AI詐騙現狀。在正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之前,實踐隊通過多種調研方式,深入了解廣大人民群眾對于AI詐騙的認知程度。
實踐隊先在煙臺市著名景點煙臺山和朝陽街開展為期2天的實地調研活動。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AI詐騙的隱蔽性極高,許多潛在受害者表示“從未懷疑技術真實性”。這為后續宣傳指明了方向。通過該次活動,實踐隊不僅搜集了寶貴的一手資料,還以案例化方式普及了AI詐騙防范知識,強調技術風險需全民應對,共同助力構建“無詐”社會。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煙臺山為游客普及AI詐騙 “法盾防詐”實踐隊 張藝 供圖)
實踐隊還前往煙臺市牟平區養馬島旅游度假區這一人員聚集區域,開展問卷調查活動。實踐隊成員與游客熱情地交談,認真詢問他們是否了解AI詐騙以及身邊人有沒有受騙經歷。通過與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游客交流,實踐隊發現中老年群體對 AI 詐騙的認知相對薄弱,而年輕群體雖然對 AI 技術較為熟悉,但普遍存在僥幸心理。此次問卷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兩百余份,為后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養馬島與游客進行問卷調查 “法盾防詐”實踐隊 張樂窈 供圖)
警局實習,切實了解AI詐騙防范途徑。為深入學習對于AI詐騙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了解案件的處理流程,實踐隊于7月10日前往煙臺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反詐中心民警向實踐隊成員介紹了傳統詐騙類型以及AI詐騙這一新型詐騙類型的特點。AI詐騙雖然在實際中發生的案例數量相對較少,但是由于其手段具有隱蔽性,技術具有先進性,使得人們往往難以第一時間察覺被騙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而且不法分子騙取財物后往往會將其打入境外賬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洗白,追回財物難度極大。
通過實習,實踐隊了解到AI詐騙目前仍處在上升階段,群眾對其認識掌握程度較低,需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提升人們的警惕意識。后續實踐隊將整合掌握的真實案例,形成AI詐騙專屬案例集,分析總結AI 詐騙類型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AI詐騙防范路徑研究。

(圖為實踐隊成員閱讀反詐案例 “法盾防詐”實踐隊 李紫杉 供圖)
廣泛宣傳,提升社會群眾反詐意識。實踐隊先后在濱州醫學院、山東工商學院、魯東大學等高校通過發放宣傳單頁方式宣傳AI詐騙知識,實踐隊成員了解到很多大學生對于AI詐騙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不會成為詐騙對象。然后實踐隊成員前往萬象匯、新世界百貨、萬達廣場等商超開展反詐知識宣傳活動,實踐隊通過結合實際案例,生動地展示AI詐騙技術的生成以及危害。

(圖為實踐隊成員前往濱州醫學院進行反詐宣傳 “法盾防詐”實踐隊 王一諾 供圖)
除了傳統的線下宣傳方式之外,實踐隊還編寫并演繹了《AI騙局,我不上當》短劇,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大家能夠關注到AI詐騙這一新型詐騙類型。同時實踐隊還原創設計了預防AI詐騙宣傳漫畫,形成特色宣傳小畫冊,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擴大AI詐騙相關知識宣傳范圍。

(圖為實踐隊成員演繹反詐短劇劇照 “法盾防詐”實踐隊 胡雅淇 供圖)
暑期實踐雖已落幕,但防范AI詐騙的探索和行動永不止步。通過本次實踐,實踐隊成員對于AI詐騙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未來,實踐隊將繼續關注各類反詐案例,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用青年的聲音傳遞反詐力量,為提升全民反詐意識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