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問茶暑日下,茶香飄處生計來
自黨的十九大以后,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我國重大任務,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了貫徹落實黨的鄉村振興戰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茶田守望實踐隊”于2025年暑假對山東省日照市的茶農進行走訪調查,了解茶農生計,探究影響茶農生計韌性的因素,為后期改善茶農收入、提高茶葉產量提供建議和見解,以便于精準服務政府的鄉村振興任務。2025年7月9日,“茶田守望實踐隊”隊員一起前往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潘家洼村、安家湖村、卜家村、汪家莊村等地,開展調研活動。
茶農是茶葉產業的基石,他們的生計狀況直接關系到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茶農生計的因素錯綜復雜。開展本次調查,就是為了摸清實情,為改善茶農生計、推動茶葉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依據。
為了更好的了解茶農生計和茶園現狀,使本次調研更加高效,實踐隊員在隊長王晶的帶領下于2025年6月22日召開了集體會議,并且進行了出征儀式。在隊長王晶的講解下,隊員們對本次實踐的主題有了大致的了解,明確了本次的任務。會上,隊長王晶依照現了解的情況,與隊員們集體討論了日照市當前的茶葉產業經營模式,并為我們介紹了茶農的基本情況,為我們后期調研打好了基礎。在出征儀式上,隊長王晶為我們進行了后期任務的分配以及計劃,團隊成員也因此做了充足的準備,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此次調研。此外,隊長還特別強調了暑期實踐的安全性,要求隊員做好防暑措施以便應對突發狀況。

圖為隊長王晶在社會實踐出征儀式上與實踐隊員講解具體任務。袁成鑫 供圖
2025年7月9號,實踐隊員迎著夏日的烈陽,走上了郁郁蔥蔥的茶山。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實踐隊員首先在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潘家洼村的春雨茶廠進行考察。依茶廠老板所說,現在潘家洼村茶園用地都是從耕地轉變而來,茶農收入受市場價格影響較大,茶農收入較少,呈現出“辛勤勞作是他們生活的常態,但收入卻并不穩定”的狀況。并且茶樹受凍害和蟲害影響較大。
考察期間,茶農們積極配合隊員的調查。茶農們樸實無華,在回答問題的同時還不忘關心實踐隊員的身體能否忍受酷暑。當茶農們遇到一些令他們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實踐隊員也在積極為他們解惑,耐心并且細心的為茶農講解。通過與茶農的溝通交流,實踐隊員發現當地的茶園的分布非常破碎且分散細小化,同屬于一個茶農的兩塊茶園甚至可以相距七八公里,極大耽誤茶農勞作時間。
實踐隊員還發現,茶園種植者的老齡化比較明顯。由于茶園收入不穩定并且少。在茶園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年輕人都去城里打工。茶農年齡大,不能較好接受新鮮事物,他們對新品種的茶樹了解很少,都是沿用自家種了很多年的老茶樹。而且采茶基本都是用人工采摘,使得茶農工作量極大。調查發現,茶農的采茶時間一天平均就到十個小時,但是采摘的數量卻不是很理想。對于合作社,茶農們可謂是毀譽參半。有的茶農非常愿意加入合作社,并且愿意政府同意收購以增加茶葉價格的穩定性。而有一部分茶農則認為當前合作社價格偏低,并且政府補貼較少甚至沒有,他們寧愿自己承受市場風險也不愿加入合作社。這種現狀希望政府多多組織人員培訓,加大補貼力度,幫助茶農進行品牌宣傳,多為茶農做實事。茶農們擴大茶園的意愿不是很大,直接原因就是茶園呈現飽和,沒有多余的土地供茶農開墾種植茶樹。

圖為實踐隊員在茶園與茶農親密交流。袁成鑫 供圖
經過本次的實踐調查,“茶田守望實踐隊”隊員對茶農生計有著一定的了解。調查結果表明,日照市的茶農生計現狀呈現多面性。在收入方面,不同規模的茶園茶農收入差距較大,茶葉銷售的影響比較大;在支出成本方面,生產和銷售所帶來的花費給了茶農很大的壓力;茶農生產經營模式多樣,個體散戶占比極大,個體戶與個體戶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茶農之間的缺乏有效交流;茶葉銷售穩定性較差等等。為改善茶農生計,促進日照茶產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從加強茶園基礎設施建設以應對自然影響、強化市場開拓與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優化政策落實與扶持力度、加大技術推廣與培訓提高茶農技術水平等方面綜合施策。
經過此次調研,隊員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隊員們積累經驗,完善自己,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堅定了奉獻社會的理想信念。活動之后,隊員們積極撰稿,以便政府發現并且采納實踐隊員的成果和建議,為改善茶農生計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實現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留下自己重重的一筆。(通訊員 馬劭涵)

圖為“茶田守望實踐隊”全部隊員合影。袁成鑫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