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領會與傳承紅色精神,引導青年學子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擔當時代的重任;東北林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砼’夯基石,‘齊’繪坦途”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7日在指導老師管峰的帶領下,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通過實地參觀、現場教學、專題研討等形式,讓青年學子深刻感受這座城市濃厚的紅色底蘊,在革命精神的洗禮中筑牢信仰之基。
在江橋抗戰紀念雕塑旁,管峰老師在現場為隊員們開展了一堂“行走的黨課”,他詳細地講解了馬占山將軍率領愛國將士打響了中國武裝抗日第一槍的那段覺醒不屈的歷史。管峰老師向團隊成員強調:“江橋抗戰不僅是是一次軍事行動,更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成員在聆聽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先輩們堅定必勝的信念和救國于危難中的氣概。團隊成員李同學在參觀后表示:“站在和平廣場,仿佛能聽到當年抗戰的槍炮聲。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永遠銘記這段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為進一步了解齊齊哈爾市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團隊成員前往齊齊哈爾市江橋抗戰紀念館開展深入學習在當地老師的帶領下,團隊成員用過參觀“東北危局”、“抗戰首槍”、“孤軍奮戰”等6個展區走進了那段悲壯英勇的歷史。展館內陳列了近百余件江橋抗戰將領使用過的實物、侵華日軍的物證和大量珍貴圖片。躺在玻璃展柜中的件件文物、講解耳機中的機械音,向團隊成員訴說著那段悲壯的歷史。在參觀過程中,成員們仿佛置身于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與革命先輩們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真切地領悟到了革命先輩們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奮斗精神,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傳承紅色精神的決心。柯同學表示:“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我深受感動,先輩們用生命為我們換來的和平,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要將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
實地參觀結束后,團隊基于實地參觀感受召開了總結研討會,圍繞“新時代青年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展開熱烈討論,管峰老師進行總結:“紅色教育不僅要入腦入心,更要見行見效希望同學們把愛國情懷轉化為報國行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書寫青春華章。”會議最后,他們表示將帶著此次實踐的收獲與思考繼續前行,將實踐感受和結果轉化為推動紅色基因傳承的更具體的可行方案,他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作風,在實踐中成長,讓青春力量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綻放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百年時曾強調:“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精神。”“‘砼’夯基石,‘齊’繪坦途”實踐團隊通過此次社會實踐身體力行地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扎實的實踐精神,展現了東北林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學子的精神風貌,在生活和實踐中深刻銘記革命歷史,領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事業添磚加瓦。
出品|土木與交通學院團委宣傳部
圖片|李卓越 劉一涵
文字|劉沫含
校審|管峰 郭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