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成都東軟學院志遠一隊圍繞崇州罨畫池古建群開展文化資源調研。隊員以《崇州志》為依據,逐字??标懹卧姳F存文字與其他版本的差異,并同步拍攝和測量穿斗式梁架榫卯節點的照片?;诒涛淖痔卣骷敖ㄖ嵟膱D像,團隊提煉出“小樓一夜聽春雨”中的“夜雨潤物”意象,并將其與罨畫池東廂窗欞的“落水紋”紋樣實拍圖相匹配,作為課堂素材。通過實證???、建筑測繪、意象關聯的三重方法,實現了對罨畫池文化的立體解碼:既勘訂陸游詩碑中的文字演變,又萃取傳統木構窗欞“落水紋”的精粹紋飾,更歸納出“詩情-紋樣”互釋的審美范式,使文化遺產在學術考證與美學傳播層面獲得雙重活化。
(圖為隊員在罨畫池調研)
當地鄉村兒童走進課堂時,隊員們依托詩碑講解漢字演變歷程,組織學生用毛筆臨摹甲骨文“日”“月”等字樣。這種跨時空對話延續到古建紋樣再創造環節:學生參照罨畫池窗欞水波紋樣,創作剪貼紅卡紙,復刻傳統魚水紋飾等。實地考察賦能課堂設計,內容生動性、實踐性顯著增強,學生知識內化率大幅提升。
(圖為學生體驗非遺剪紙技藝)
(圖為隊員教學生寫書法)
(圖為王錦欣介紹景點)
志遠一隊創新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有效延伸至課外實踐。隊員們指導學生拍攝文化宣傳片,并選拔表現突出的王錦欣同學擔任“小小講解員”,走進崇州罨畫池古建群。從漫步園林實地,到靜坐水榭巨石前,她娓娓道來:“這里始建于唐朝,是87版《紅樓夢》拍攝取景地。園內碧水環繞,池中小島搭配拱橋...”。鏡頭隨她轉向陸游祠:“青瓦黛墻間踱步,仿佛能見陸游伏案疾書的身影。”通過實地沉浸式體驗,學生們不僅領略古建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創新性地將課堂所學延伸至文化傳播實踐。他們以獨特的兒童視角,用鏡頭和語言詮釋文化內涵,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與傳承者。
在與千年詩碑的深度對話中,志遠一隊通過文獻考據——實物教學——文化傳播的三維實踐,為當地文化遺產的教育轉化提供可復制的實證樣本。面對文化遺產活化命題,青年學子愿化身古今對話的“破譯者”:用史料考據還原歷史本真,以教育實踐承載傳承新意,讓這些鐫刻在青瓦黛墻間的文明符號,真正躍入當代兒童的生命體驗。
作者:王汐露 羅慧芳 聶天祥
來源:成都東軟學院志遠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