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韻星火耀北川,青春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時間:2025-07-24 閱讀:
2025年7月中旬,西南石油大學羌韻永笙星火實踐隊深入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永安鎮,圍繞永安小學,工農村開展了為期15天的文化支教、助老興農、紅色傳承綜合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立足北川地域特色,以文化支教為核心紐帶,聯動開展社會調研、紅色基因傳承、文旅潛力挖掘及為老志愿服務四大板塊,累計服務群眾超500人次,形成多項可持續服務成果,用青春腳步丈量鄉土,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防災鑄魂:紀念館中礪初心,安全意識植心田
實踐首站,隊員們走進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開啟“青春追思行”。在序廳巨型浮雕前感悟抗震救災的磅礴力量,于災難廳滿墻姓名與廢墟遺存前深切緬懷,更在科普廳系統學習地震成因與監測預警知識,并通過互動設備實操演練避險逃生技能。此行不僅筑牢了隊員們的防災減災意識,更堅定了他們傳播安全知識、守護生命之光、賡續偉大抗震精神的決心,為后續面向社區和校園的安全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情暖桑榆:深入龍潭聽心聲,“暖心助餐”解憂難
聚焦鄉村養老需求,實踐隊多次深入永安鎮龍潭灣開展關愛老人行動。隊員們分組走訪20余戶高齡及獨居老人家庭,通過問卷與深度訪談精準收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30余條。尤為暖心的是,隊員們化身“炊事員”,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親手烹制并送達愛心餐食15份,同步開展居室清潔整理。活動尾聲,送上精心準備的米面油等慰問品。這些“小而實”的行動,讓青春關懷直抵老人心坎,也讓隊員們深刻體察了基層養老現狀。
童心筑夢:興趣課堂啟智慧,暑期安全護成長
在永安鎮黨群服務中心,實踐隊開設為期8天的免費兒童暑期興趣輔導班,累計吸引50余名當地孩子參與。課程設計寓教于樂:通過破冰游戲消除陌生感,以情景模擬和互動問答強化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暑期防護知識;日常進行課業輔導與趣味科普拓展視野;更融入手工制作、益智游戲等環節,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活動有效緩解了家庭暑期“看護難”,為鄉村兒童播撒了知識與希望的種子。
青春助農:躬身田間體艱辛,智慧獻策促增收
響應鄉村振興號召,隊員們躬身入局,深入龍潭灣田間開展助農采摘志愿服務。在農戶指導下,學習蔬菜辨認、采收、分揀技巧,分工協作完成200余斤時令蔬菜的采摘與裝筐。汗水浸潤泥土,方知稼穡之艱。采摘間隙,隊員們與農戶深入交流,了解作物種植技術、銷售瓶頸等實際困難。基于調研,團隊向鎮村提出了協助拍攝果園短視頻推廣、編印簡易種植技術手冊、普及電商入門知識等“小切口”助農建議,力求以青年智慧賦能產業增效。
薪火傳承:紅色足跡礪壯志,“兩彈”精神照前行
為筑牢信仰之基,實踐隊專程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在北川革命烈士陵園,隊員們莊嚴肅立,向紀念碑敬獻花圈、鞠躬默哀,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隨后走進梓潼“兩彈城”,透過珍貴文物史料與感人影像,重溫我國“兩彈”研制的艱辛歷程與輝煌成就,特別是在鄧稼先舊居前聆聽元勛事跡,深刻感悟“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內核。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將愛國情、強國志轉化為報國行的不竭動力。
星火不熄,羌韻長存
十五天的永安之行,是羌韻永笙星火實踐隊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生動實踐。從防災教育的初心洗禮,到田間地頭的汗水揮灑;從兒童課堂的歡聲笑語,到銀發居所的溫情守護;從紅色圣地的精神淬煉,到鄉村振興的智慧獻策,隊員們以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詮釋擔當。西南石油大學的青春力量,已深深融入北川永安的發展脈動。未來,實踐隊將持續跟蹤服務需求,深化“暖心助餐”等長效幫扶機制,優化助農建議落地,讓羌鄉的星火之光,匯聚成助力地方發展的蓬勃青春能量。
作者:陳明江、楊雨彤、曹帥 來源:羌韻永笙星火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