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潤鄉土,閱讀育新苗——貴州大學“護苗烏羅”志愿服務隊助力鄉村青少年健康成長
7月22日至28日,貴州大學“護苗烏羅”志愿服務隊9名本科生深入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新民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提升閱讀素養,筑牢品德根基”主題閱讀實踐行動?;顒觿撔氯诤?ldquo;愛國、誠信、感恩、勵志”四大主題,為三十余名鄉村青少年打造了一場深度與溫度兼具的閱讀成長夏令營。
(圖為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老師和“護苗烏羅”志愿服務隊隊員出發合影 趙成方攝)
精準對接:調研座談與產業關懷
活動首日,服務隊在學院黨委支持下抵達新民村。與村委會座談了解當地未成年人教育現狀、留守兒童情況及文化資源需求后,團隊隨即走訪支柱產業烏羅生態養雞廠(友林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學習現代化養殖模式,體會產業對鄉村振興的關鍵作用。針對防疫需求,服務隊現場捐贈三箱防護用品,傳遞關懷并建立村民信任。
巧抓契機:趕集日招募與深度家訪
7月23日恰逢烏羅鎮趕集日。服務隊清晨在集市支起帳篷,懸掛“書香勵志鑄誠信·感恩于心報國情”橫幅,通過發放預告單、方言講解、展示“誠信風車”和“夢想瓶”樣品等方式,成功招募學員并提升活動知曉度。當日下午,團隊分組深入10戶留守兒童家庭調研,發現普遍存在課外讀物匱乏、閱讀方法欠缺、本土紅色文化認知薄弱等問題,據此優化活動方案,力求“接地氣、有共鳴”。
四大主題日:閱讀實踐交響曲
愛國主題日(24日):
閱讀《松桃英烈故事集》,五年級陳娜娜被苗族戰士龍世昌的事跡感動落淚。孩子們制作“紅色手賬”,并通過“手繪2049”暢想科技中國。
誠信主題日(25日):
制作書寫格言的“誠信風車”,玩“誠信拼圖大挑戰”理解《狼來了》等故事寓意,在“誠信飛行棋”游戲中深化認知。
感恩主題日(26日):
觀看蘊含感恩元素的影片片段,學習寫信。留守兒童陳文灝首次給在外務工的母親寫下思念:“媽媽,您工作一定很辛苦,要好好休息啊!”信件由服務隊統一寄出。
勵志主題日(27日):
“勵志故事尋寶圖”引導探尋書中力量,孩子們繪制“我的夢想”。黃昏時分,齊聲朗誦《少年中國說》的洪亮聲音讓村民感嘆:“毛崽們眼里有光了!”
安全護航:技能教育融入始終
活動巧妙嵌入生存技能教育:通過“角色互換”演練應對語言霸凌;利用礦泉水瓶演示“漂浮自救法”并強調防溺水“六不準”;邀請銀行職員線上宣講,揭穿“游戲皮膚免費送”等網絡詐騙陷阱。
鄉土綻放:成果展示與書香續航
7月28日活動收官,成果豐碩:數十件手賬、繪畫、書信作品在村委會長廊展出。服務隊舉行“書潤苗嶺·智澤烏羅”捐贈儀式,向新民村捐贈70冊分級讀物,并建立“鄉村青少年微讀書角”,制定流通規則確保長效利用。
實踐啟示:閱讀賦能鄉村未來
指導老師張洪濱指出:“這些孩子缺的不是天賦,是看見更大世界的窗口。”學院團委書記張月表示,此次活動是“閱讀賦能+實踐育人”模式的寶貴探索,未來將整合資源推廣至更多鄉村,讓書香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持久力量。
服務隊隊長楊熙浪感慨:“當林佳佳指著大山說‘書里寫的江南和這里一樣美’時,我確信閱讀的種子已深扎這片土地,靜待花開。”
(圖為孩子們展覽作品并與服務隊員齊誦《少年中國說》)
撰文 | 楊熙浪 呂柯凡 王盼盼
圖片 | 張筑歡 岳誠誠
審核 | 張月 張洪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