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財學子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賦能龔井村梨園發展??
2025年7月28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農革新生隊”前往南陽市淅川縣龔井村梨園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果農清理雜草、整理果園,并圍繞當地特色產業——牛奶富硒黃金梨的種植與銷售展開調研,同時結合專業知識,為果農提供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建議,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清晨6點,團隊成員便抵達龔井村梨園。時值盛夏,梨園內雜草叢生,影響果樹的生長和采摘效率。在果農的指導下,隊員們戴上手套,拿起鋤頭,分組清理梨樹周圍的雜草。“大學生們干活很認真,不怕臟不怕累,幫我們減輕了不少負擔。”果農張大爺笑著說道。經過數小時的勞作,梨園環境煥然一新,為后續的采摘工作提供了便利。

圖為“農革新生隊”成員在梨園清理雜草。王梓燁 黃家旺 供圖
梨園負責人李成向團隊詳細介紹了牛奶富硒黃金梨的種植歷程。龔井村土壤富含硒元素,但傳統農作物經濟效益有限。2019年,李成引進優質梨樹品種,并采用生態種植技術,通過施用有機肥、科學疏果等方式提升果實品質。“我們的梨子甜度高、水分足,還富含硒元素,很受市場歡迎。”李成介紹道。
隨著電商的興起,梨園負責人嘗試通過網絡平臺銷售梨子。“最初不懂運營,銷量很低。后來我們學習直播帶貨,還和社區團購合作,現在線上訂單能占到總銷量的一半以上。”團隊成員結合市場營銷專業知識,建議負責人進一步優化包裝設計,并利用短視頻平臺加強品牌宣傳,李成對此表示認可。

圖為梨園負責人李成向隊員介紹富硒梨種植技術。王梓燁 黃家旺 供圖
在調研中,團隊成員發現梨園修剪下的枝條和落果大多被焚燒或丟棄,不僅浪費資源,還可能污染環境。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團隊提出,可將廢棄枝條粉碎后制成有機肥或生物質燃料,落果則可發酵制作酵素,用于土壤改良。“這些技術成本低、操作簡單,還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團隊成員們向果農們展示了相關案例和技術方案,李成對此很感興趣,表示將嘗試推廣。
一天的實踐活動讓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的艱辛與希望。“農業現代化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新思維和新渠道。”隊長趙旌堯總結道。龔井村梨園的發展經驗也讓隊員們認識到,高校學子應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為農村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圖為“農革新生隊”與梨園果農合影留念。王梓燁 黃家旺 供圖
未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農革新生隊”將繼續關注龔井村梨園的發展,并計劃通過暑期實踐、課題研究等方式,為當地提供更多技術支持與智力幫扶,助力鄉村振興事業。
通訊員 楊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