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生深入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懷,2025年7月26日,河北工程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紅色薪火”實踐團赴中國邢窯博物館開展了主題“品瓷韻承古藝,踐真知傳文明”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中國邢窯博物館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是國內首座以邢窯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集中展示唐代“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邢窯白瓷珍品。館內藏有玉璧底碗、執(zhí)壺等經典器型,通過文物陳列、遺址復原、非遺體驗等形式,生動呈現邢窯“類雪類銀”的工藝巔峰。活動中,團隊成員通過參觀展覽、體驗傳統(tǒng)制瓷工藝、開展文化宣講等形式,深入了解邢窯白瓷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及其在中華文明傳承中的重要地位。
步入一樓展廳,映入眼簾的的從火爐中推著白瓷走出的工人,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近距離觀察邢窯白瓷的經典器型——玉璧底碗、執(zhí)壺、瓷俑等,驚嘆于唐代“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瓷器傳奇,同學們了解邢窯作為唐代"南青北白"中白瓷代表的歷史地位,掌握其胎質細膩、釉色潔白、造型簡約的特點,以及對中國瓷器發(fā)展的影響。
在“探秘千年邢窯白瓷,唐代‘南青北白’的邢窯”的板塊中,同學們通過學習詳細的圖文介紹,并對展品細細地觀察中,了解粗細白瓷的區(qū)別,明白了粗瓷民用,細瓷貢皇室,且釉色如雪、工藝精湛。通過對比胎釉、學習燒制技藝,同學們不僅感嘆古人直抵人心魂的智慧,同時也感悟到民族融合下的匠心傳承,更思考如何讓傳統(tǒng)工藝煥發(fā)新生,助力社會多方面建設。
通過這次走進“邢白瓷”的文物觀摩、非遺體驗和專題調研,同學們既驚嘆于唐代工匠的極致匠心,更深刻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當代價值。一件件雪白瓷器訴說著中華文明的輝煌,激發(fā)了青年學子傳承非遺、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在千年白瓷中讀懂中華文明的璀璨,觸摸"盈"字貢瓷,體驗傳統(tǒng)工藝,同學們既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更堅定了傳承文化、報效祖國的信念。讓青春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