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童舒 潘鈺婷 何傳慧)聚焦城市安全設施效能,關注民生服務細節。6月28日至7月3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紅旗警衛隊”實踐隊在武漢開展了為期6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以“一鍵報警裝置使用現狀調研與優化路徑探索”為主題,深入了解武漢市一鍵報警裝置使用現狀。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在東湖合影(劉童舒 攝)
本次實踐圍繞“深入實地,采訪民眾,宣揚推廣”三大主線,深入各類公共場所,通過走訪調研、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社區宣講等多種形式,為優化一鍵報警裝置應用、強化社會安全保障貢獻力量。
深入公共場合,調研裝置現狀 一鍵報警裝置作為維護公共安全的重要設施,其使用現狀和優化路徑是本次實踐關注的重點。紅旗警衛隊隊員充分利用6天時間,走訪了學校、社區、商場、交通樞紐等眾多公共場合。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曇華林調研(劉童舒 攝)
調研發現,大型交通樞紐的一鍵報警裝置雖保障著公眾的安全,卻存在人流量大、裝置易損壞的現狀;景區的裝置為游客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數量較少,覆蓋面不夠廣。實踐隊通過實地調研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為后續分析裝置使用現狀和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采訪社會大眾,傾聽民眾心聲 為更全面地了解社會大眾對一鍵報警裝置地認知和需求,紅旗警衛隊隊員采取隨機采訪的方式,在路邊、校內、社區內對路人進行調研。在采訪過程中,隊員們發現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人群對一鍵報警裝置地了解程度存在較大差異。
年輕人對一鍵報警裝置地認知度相對較高,但精準了解報警裝置使用流程的人占比較小。大部分老年人則對一鍵報警裝置了解較少,有些甚至不知道該裝置的存在。針對這些問題,實踐隊成員耐心向市民普及一鍵報警裝置的使用方法,發放宣傳手冊,消除認知盲區。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曇華林、東湖與工作人員訪談(劉童舒 攝)
走進社區宣講,關愛老年群體 針對實踐中發現的老年人普遍不了解一鍵報警裝置的現實問題,7月3日紅旗警衛隊成員走進武昌區水路社區的老年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關于一鍵報警裝置功能介紹以及使用說明的宣講活動。實踐隊隊員通過講解PPT、放映視頻等方式,提高了老年人對一鍵報警裝置的認知和使用能力,得到了社區居委會的高度評價。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水陸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合影(劉童舒 攝)
此次實踐中,實踐隊緊扣實踐主題,深入剖析了武漢一鍵報警裝置的使用現狀與問題。活動結束后,隊員們結合統計學專業知識,對實踐所得數據與信息進行歸納分析,形成報告,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建議,助力一鍵報警裝置的完善發展,為提升武漢市公共安全水平、筑牢城市安全防線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