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厚植家國情懷,7月24日下午,桂林理工大學“問水平陸,青力青為”實踐團在廣西欽州開展了一場融合環保科普、運河調研與紅色教育的實踐活動,足跡遍布運河沿線社區、公園與紅色地標。
環保科普進社區,綠色理念入人心 實踐團以“守護碧水清流,繪就美麗河湖新畫卷”為行動導向,深入欽州基層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科普活動。團隊成員通過發放宣傳冊、現場講解、互動問答等“接地氣”的方式,向居民與游客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節能減排技巧以及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此外,聚焦“平陸運河”這一國家重大工程,著重講解運河建設中的生態保護要求、沿岸污染防治知識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參與運河生態維護。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學習,讓環保理念從“小”抓起。“以前覺得平陸運河建設是大工程,離我們很遠,現在明白了,家門口的環保小事也能為運河出份力!”一位社區居民感慨道。


圖為實踐團成員開展環保科普宣傳(通訊員陳樂樂攝)
問卷傾聽民聲,共繪運河新篇 為全面了解居民對平陸運河相關情況的認知與需求,團隊成員在平陸運河沿線社區、公園等場所開展問卷調研,廣泛邀請不同年齡、職業的居民參與調研,耐心解釋問題,確保信息真實有效。問卷內容涵蓋平陸運河沿岸環境問題、平陸運河建設過程中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居民參與運河環保的意愿以及對未來運河生態治理的期望等多個維度。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禮貌邀請居民參與,詳細說明問卷內容和填寫要求。從回收的反饋來看,居民對平陸運河帶來的發展機遇充滿期待,同時對運河建設期及未來的水質保障、沿岸垃圾治理等問題高度關注,不少認為“加強環保監管”“普及環保設施”勢在必行,為后續深入研究和服務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圖為實踐團成員進行問卷調查(通訊員陳樂樂攝)
追尋紅色足跡,賡續英雄血脈 依托欽州豐富的紅色資源,團隊先后前往中山公園烈士紀念碑、蘇廷有舊居、欽州小董起義烈士墓等紅色地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團隊成員列隊肅立,默哀致敬,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在蘇廷有舊居和欽州小董起義烈士墓,通過聆聽講解、觀看歷史資料等方式,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革命先輩們在崢嶸歲月里不畏犧牲、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刻感悟“堅定信念、勇于斗爭、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內涵。活動結束后,成員們紛紛表示,要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將愛國情懷轉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學習紅色精神(通訊員陳樂樂攝)
此次實踐活動,既是一次將綠色環保理念播撒基層的生動實踐,也是一次追尋紅色足跡、筑牢信仰之基的深刻洗禮。實踐團以科普宣講讓運河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以深入調研精準把握平陸運河沿岸居民的生態關切,以紅色教育將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轉化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活動成功實現了綠色實踐與紅色傳承的同頻共振,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服務國家戰略、投身基層建設、傳承紅色基因的青春風采與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