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友好交流往來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為繼續在新時代促進中日兩國友好交流與合作,提高大學生的國際化視野,2025年7月14日,西安工業大學“抗戰記憶尋訪”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阿倍仲麻呂紀念碑,深入了解兩國友好交流歷史,增強吾輩文化自信,激發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
阿倍仲麻呂紀念碑,這座漢白玉砌筑的仿唐風格紀念碑,不僅紀念著日本遣唐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更見證著中日兩國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與友好交往歷史。實踐隊成員們在紀念碑前駐足,認真聆聽黃夢潔同學講解阿倍仲麻呂的生平事跡,以及他與唐代詩人李白等人的深厚情誼。紀念碑的碑文和浮雕,生動地展現了阿倍仲麻呂在唐朝的學習、生活以及仕途經歷。實踐隊成員們紛紛被阿倍麻呂的才華和對中華文化熱愛所打動,更深刻地理解到文化交流在促進兩國關系中的重要作用。
隨后,實踐隊成員們圍繞紀念碑展開討論,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他們表示,雖然此次實踐的主題是“抗戰記憶尋訪”,但阿倍仲麻呂紀念碑所承載的友好交流歷史,同樣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近代以后,由于日本走上對外侵略擴張道路,中日兩國經歷了一段慘痛歷史,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而歷史上的友好交往與文化交流,為當今中日關系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德不孤,必有鄰。”只要中日兩國人民真誠友好、以德為鄰,就一定能實現世代友好。中日兩國都是亞洲和世界的重要國家,兩國人民勤勞、善良、富有智慧。中日和平、友好、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今天,中日雙方應該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共促和平發展,共謀世代友好,共創兩國發展的美好未來,為亞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西安工業大學“抗戰記憶尋訪”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更是一次面向未來的啟示。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實踐隊成員們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培養了國際視野和人文情懷,為未來的中日關系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此次實踐活動,讓實踐隊成員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日關系的歷史和現狀,也激發了大家為促進兩國友好交流、共筑和平未來貢獻力量的決心和信心。他們表示,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和平發展理念,為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指導教師:趙東 撰稿:黃夢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