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無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星火重繹”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懷揣著對歷史的敬仰與傳承的使命,走進無錫市梁溪區的張聞天故居和秦邦憲故居。隊員們通過沉浸式參觀和志愿服務,追尋紅色足跡,感悟先輩精神,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深刻體悟愛國情懷,立志以實際行動賡續紅色血脈。
一、 故居尋蹤:感悟赤誠之心,種下愛國之種
清晨,實踐隊抵達張聞天故居。在表明來意后,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并欣然安排講解。“愛國精神需要青年一代的傳承,你們的到來就是最好的實踐!”工作人員說到。在講解員帶領下,隊員們認真參觀了張聞天生平圖片展。從探索革命道路、在黨中央履職、耕耘東北、開拓外交到堅持真理奮斗終生,五個部分將張聞天同志從書本上的名字還原為一位有血有肉、信念堅定的愛國戰士。展柜中的實物、墻上的圖文,無聲訴說著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圖為實踐隊員在張聞天故居參觀學習。李欣妍 供圖
講解員特別引導隊員們參觀了復原的張聞天臥室兼書房,并動情講述:“正是在這方陋室中,張聞天同志完成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政治和經濟》等重要文稿的定稿。他的一生,是書房里伏案的身影,更是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不懈奮斗的縮影。”這份在平凡中堅守偉大、在書齋中胸懷天下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每一位隊員的心弦,一顆名為“愛國”的種子悄然播下。
臨別時,隊員們請教如何踐行愛國精神。工作人員表示:參觀是認知的開始,唯有行動,才是真正的理解和傳承。
二、 志愿踐行:服務滋養情懷,愛國之芽萌發
帶著上午的感悟,下午實踐隊轉赴秦邦憲故居。隊員們主動請纓,希望以志愿服務的形式更深入地感受愛國精神。“愛國教育基地正需要年輕力量的參與和維護。”故居工作人員對同學們的志愿服務請求表示熱烈歡迎。
隊員們迅速投入工作,在保潔人員的指導下,認真細致地清潔故居環境——擦拭窗臺、維護廊柱、清掃院落。汗水滴落間,保潔員也化身為歷史的講述者,向隊員們介紹故居的滄桑變遷和秦邦憲同志作為杰出愛國者,為革命事業奔走呼號的光輝事跡。先輩的奉獻精神與當下的身體力行相互交融,讓隊員們手中的清潔工作變得格外莊重和投入。
圖為實踐隊員在秦邦憲故居參與志愿服務。黃福天 供圖
志愿服務結束后,講解員帶領隊員們系統參觀了秦邦憲故居。從臥室、書房到會客廳,一件件舊物、一段段往事,勾勒出秦邦憲同志在無錫的生活軌跡和為革命事業奮斗的崢嶸歲月。隊員們駐足聆聽,神情專注。“這次志愿服務加參觀,讓我收獲巨大,”隊員陸超深有感觸地說,“親手維護歷史遺跡,向游客講述先輩故事,讓我真切體會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愛國精神始終是凝聚人心、推動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這份力量,需要我們青年一代去傳承、去踐行。”
故居工作人員高度評價了隊員們的付出,并寄語道:“今天的志愿服務或許微小,但相信它已在你們心中埋下了深厚的愛國種子。希望你們永遠銘記這份情懷,將愛國融入日常,付諸行動。”
三、 實踐回響:知行合一,愛國之果初成
實踐結束后,實踐總負責人湯子鵬表示:今天的實踐既是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學習,更是對其的踐行與發揚。愛國主義絕非空洞的口號,它既是深沉的情感,更是強大的行動力量。它激勵著青年一代,要將這份從紅色沃土中汲取的精神養分,轉化為勤奮學習、錘煉本領、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通訊員 湯子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