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擁抱AI時代,提升生活品質,近日,由湖南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組成的“湘信傳薪火,沅水潤童心”暑期三下鄉團隊帶著青春朝氣,走進蔣家垅社區與里約薈養老院協助開展了一場“AI賦能夕陽紅”智慧助老專題活動,活動現場吸引不少社區老人參與。
不同于傳統技術宣講,團隊成員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將智能AI軟件“豆包”的功能拆解為“實用手冊”:從語音查詢藥品說明書,到精準設置用藥提醒,把復雜的AI技術轉化為老人聽得懂、用得會的“生活技能”。活動現場還同步設置了血壓監測點,志愿者們和團隊成員不僅為老人免費測血壓,還手把手教他們通過“豆包”記錄健康數據、獲取個性化保健建議,構建起“防—測—管”的健康管理閉環,這種“科技+健康”的模式,既回應了老年人對健康管理的需求,更展現了青年學子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服務智慧,讓科技真正扎根于老年生活的日常。
“以前總覺得智能手機是年輕人的玩意兒,現在聽你們講解之后才曉得,它能幫咱看好藥罐子、管好血壓表。”現場李奶奶的話道出了許多老人的心聲。在老齡化加速的當下,如何讓“銀發族”不掉隊、能共享科技紅利?薪火“湘”傳暑期三下鄉團隊成員用實踐給出了答案:不是把技術硬塞給老人,而是彎下腰、沉下心,把技術變成老人能看懂、會使用的“生活幫手”。
作為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重要載體,這場活動既是新時代青年踐行“社會參與”老齡工作格局的具體實踐,更是對“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老齡工作體系的生動詮釋。當青年學子用專業所長架起科技與老年群體的“連心橋”,既彰顯了當代大學生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也為社會力量參與老齡工作提供了可復制的“青春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