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在韌性城市建設中居于基礎性地位,韌性社區的應急管理建設對基層社會的治理至關重要,也是近年來高度關注的領域之一。為了解濱海城市韌性社區的建設情況,探尋應急管理和基礎治理模式,2024年8月24日廣西師范大學韌性社區調研隊到達北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管理局以及茶亭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走訪調研。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情況
北海市位于中國南部、北部灣東北岸,是中國濱海城市之一,也因此面臨著許多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當發生臺風等災害時,疫情疫情管理,由市政府牽頭,下級各部門相互協調配合,有效應對災害。工作人員也表示,當前部門正在合并,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資金不足,人員之間的協調與聯系不夠等問題,之后的工作要重視這些問題。
圖為韌性社區調研團隊合影
隨后,調研團隊來到北海市應急管理局進行實地調研。團隊了解到,應急管理部門在救援搶險隊伍和應急物資準備方面,根據地方需要,迅速調派搶險救援力量,做到應急搶險救援力量聞令調動、及時響應,有效應對災害的發生。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茶亭路社區發展情況
調研團隊隨后來到北海市海城區茶亭路社區,據了解,茶亭路社區入選自治區完整社區建設試點、自治區智慧社區建設試點。 茶亭路社區在解決社區治理難題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針對習俗不一、語言差異導致的糾紛不斷等問題,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群眾自治作用,探索出“融入百家”解紛工作法,通過整合解紛力量,做優百家服務,打造解憂超市、一啖茶調解室等服務品牌,成功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社區內部。這些實踐案例為韌性社區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茶亭路社區作為一個典型的城市社區,其治理經驗和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推廣性,通過對該社區的深入調研,可以總結出韌性社區治理的一般規律和經驗做法,為其他城市社區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韌性社區建設作為基層治理的一種創新實踐,不僅僅是一個具備抵抗力和恢復力的社區,更是一個能夠有效整合資源、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的社區,有助于形成政府、社區、居民等多方參與的應急管理格局,能夠極大地提升基層應對風險的能力。調研團隊通過深入研究廣西濱海城市韌性社區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現實問題中探索韌性社區治理的新路徑,從而為其他地區韌性社區建設提供經驗借鑒,推動韌性社區治理的良性健康發展。(通訊員:劉金枝)